本報訊 邢昌玉 記者 吳連祥 報道 梅河口市認真貫徹落實全省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現場會議精神,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制定5個方面、20項措施,傳導壓力,激發動力,凝聚合力,加快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建強能成事的組織,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筑基。以黨支部標準體系建設為統領,把實現村集體增收作為“五星級”鄉村黨組織創建的主攻方向,選優配強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加快“三資”清查清收進度,深入實施每個村集體種植100畝蔬菜、養殖100頭肉牛的“雙百”工程。大力推行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積極穩妥推進“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
打造能干事的隊伍,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聚力。開展村黨組織書記素質提升行動,健全市鄉兩級常態學習培訓制度,通過聘請專家講學、實地考察促學等方式,持續提升抓黨建興產業的能力。開展“一對一促發展”幫扶行動。引導712名駐村工作隊員在種植、養殖、購銷、倉儲等領域發揮作用,推動打造一批黨員先鋒崗、先鋒農場,引領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營造想干事的氛圍,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賦能。落實“賽馬”機制。按照省里確定的發展目標,建立周調度、月通報、季匯報制度。召開第三季度匯報會議,在全市營造“比學趕超”濃厚氛圍。強化正向激勵,制定村干部工資倍增、村黨支部書記提拔使用以及駐村工作隊獎懲激勵政策措施,引導黨員干部在鄉村振興中擔當作為,貢獻智慧力量。
集聚會干事的人才,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蓄勢。堅持以項目招商的理念,引進域外蔬菜種植專業人才,加快農村產業基地建設。通過梅河新區人才招聘,專門為農村一線充實400名大學生,參與村級事務,助推產業發展。與吉林農大等高校加強合作,精選20名本科以上優秀畢業生,編入農業科技服務隊伍,為村集體產業項目落地見效提供智力支撐。
落實要干事的責任,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增效。召開全市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推進會議,壓緊壓實鄉鎮黨委書記第一責任、村黨支部書記直接責任、駐村第一書記幫扶責任。建立以工作成效為導向的評價機制,把抓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作為考察鄉村兩級班子和干部工作實績的重要依據,鼓勵鄉村兩級干部卯足干勁求突破,確保年內村集體經濟收入實現增收翻番目標。